数字指标,是工作中最容易陷入的陷阱之一

内容转载自:鹏鹏的工作日记

数字指标,是工作中最容易陷入的陷阱之一。

为什么这么说?

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把数字指标,当作结果?

打个比方,年底了,部门里很多同事在写 OKR 进展的时候,很喜欢罗列很多的数据指标。

像自动化率从 xx 提升到 xx,稳定性从 xx 提升到 xx,人员梯队、任职从 xx 提升到 xx。

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写的,包括我自己写也是这样。

看起来数据都很好,进展很棒,但结果却没达成。

但这是为什么呢?

打个比方,人才梯队的建设,本质上是想要让公司的人员胜任度、能力提升,而职级只是一个衡量指标,职级提升了,但不代表公司的人才梯队真正建设了起来。

而往往大多数人只关注了指标的达成,却忽略了目标,以及目标设立的意图。

数字指标主要有什么作用?

结合最近做绩效考核和战略规划,我对数字指标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,借着这篇文章,做一个分享。

在我看来,数字指标主要有三个用途:

第一,特定场景下数字指标就是结果,但大部分场景不适合

比如说,在销售场景。

后端已经设计好了最低折扣价、毛利率等等,销售只要负责卖就行。

又或者像,个体户场景。

今天摆摊赚了多少钱,那就是多少钱,实打实地结果。

片面点来看,实际收入、利润这些才可以说得上是“真正的结果”。

当然,广义些来看,上面的例子也不成立。

比如,有些公司短期的销售额增长,是因为打价格战,把三年的产品按一年的价格售卖,短期来看销售额是增长了,长期来看,对业务是一种伤害。

第二,数字应该是服务“结果”和“意图”的过程数据

结合第一个用途来看,数字核心是要服务于“结果”与“意图”。

什么意思呢?

比如说,今年商业上核心意图是市场占有率,在均单亏损不超过 10%的情况下,要把市场占有率搞上去。

那这个时候,销售额、利润就不是重点要关注的指标了,做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?这不是公司想要的。

市场的例子,相对来说是好理解的,不牵扯太多技术的事情。

而开发测试就显得比较复杂了,既有业务的事情,又有技术的事情。

比如像,软件测试部门要保障好产品的质量,这是一个结果,但会牵扯出很多的事项和指标。

像自动化覆盖率、BVT 覆盖率、CICD 建设、测试效能提升等等。

那么多指标,一年下来肯定是会有提升的,但是不是真的取得好的质量结果呢?

作为管理者,要避免被这类的数据指标迷惑了。

当然,过程数据很重要的另一个目的是,为了让”结果”相对可控。

不可能我们只盯着目标结果,然后到年底就能达成了。

那过程中,我们去设立每个阶段的里程碑,就是为了让结果相对可控,可以看到阶段性的进展,让我们更好知道其中还有多大的风险和障碍,心里能大概有个数。

第三,用于假设、预测和验证

前面两点讲完,有的小伙伴会有困惑。

那这样讲,数据是不是就不重要了?我们不是经常说,要拿数据说话么?

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下,数据有意义也很重要,数据是用来支撑结论很重要的一环,但数据不等同结果,两者是有区别的。

那数据的核心场景,还在于假设、预测和验证。

比如,突然之间我们有了一个新的 idea,像过去的市场推广方式太慢,那是不是可以试试用现在自媒体的方式做推广?

我们有了一个假设,并且马上要投入验证。

那过程中就要观测几个指标,去评估这个 idea 是否可行。

像:推广到的客群是否正确、推广的转化率、推广的性价比、新推广方式与旧推广方式的数据指标等等。

接下来就是实际的验证环节,随着推广后,就会有数据出来,根据数据进行下一步地分析与验证。

假设、验证、预测,这是一个大的循环。

写在最后

数据,在大部分情况下,不是结果。

最近年底了,绩效考核、奖项评优都如期而至。

很多结果做的并不是很好的部门、同事,就很喜欢拿着数字来彰显功劳。

这本身是对数据、指标的一种曲解。

那,看到这里的你,不论是基层,还是管理者,都不妨再重新审视一下,当前取得的数据变化,对结果是否真的有明显帮助,做到心中有数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mip.sunnao.cn/archives/535

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,由运营助手整理汇总,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,行业技能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、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版权疑问、侵权链接、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@g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